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

2016社團法人臺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 會員大會暨生命敘事工作坊/學術分享會議程

2016社團法人臺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
會員大會暨生命敘事工作坊/學術分享會議程
時間
主題
主持/主講人
09:30 – 10:00
報到
秘書處
10:00 – 12:00
敘事工作坊:生命敘說之教育實務
丁興祥
(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/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前任理事長)
賴誠斌
(政大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、國家證照執業心理師)
12:00 – 13:30
會員大會
秘書處
13:30 – 16:30
學術分享會
教育學傳記研究學習歷程
生命敘事多元進展
心理傳記的推進與開展
主持人:王瑞邦
(教育學傳記研究工作者/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督學)



敍述主體生命故事作為思考教育學的源泉
引言人:倪鳴香
(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所長)


途經美的盛放:我在教育學傳記研究的實踐之路
發表人:沈奕君
(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生)


如是我聞:初探個人之教育學傳記研究學習歷程
發表人:涂柏章
(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)



風起之時:實踐型傳播教育與傳記性教學的關連
發表人:張煜麟
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


聆聽與凝視:關於敘述訪談如何教「我」進入「你」的位置
發表人:謝易霖
(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教師)
主持人:李文玫
(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助理教授/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理事長)

撐出「共同工作空間」:青年入鄉的在地敘事與在地化歷程
發表人:李文玫
(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助理教授)

將生命過度心理學化之危險
發表人:張慈宜
(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)


故事從生命的終點開始:生命敘事在殯葬教育上的應用
發表人:鄧明宇
(仁德醫專生命關懷事業科講師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)

從看見(from seeing)到成為(becoming):自我敘說中的意義生成與實踐
發表人:邱英芳
(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講師)

透過自我敘說看見自己的社會化角色扮演與遺失的自我
發表人:黃小玲
(新生醫專通識中心講師兼心理諮商中心輔導老師/輔大心理系博士生)



回應與談人:翁開誠
(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)
主持人:張佑維
(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班/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秘書長)


祭如在:自我分析中的他者關係
發表人:陳慧玲
(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)


心理傳記學的書寫實踐:從梁啟超、林語堂與卜舫濟的案例說起
發表人:陳祥美
(聖約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系副教授)

青年蔡元培:轉型時代下的新舊交鋒衝突與調節
發表人:張佑維
(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)




從自信為佛到菩薩沙彌:原型對太虛宗教生活的影響
發表人:薛榮祥
(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講師/輔仁大學心理博士生)

從『小腳』中蛻變與重生:張幼儀「做自己」的痛苦追尋
發表人:劉素鳳
(聖約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系講師/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)

頓見真性靈:陸小曼生命中主顯節
發表人:黃婕甯
(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生)

活出自我樣貌:走出最初的三角關係限制的林徽因
發表人:鄭素玉
(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)


回應與談人:丁興祥
(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)
回應與談人:張繼元
(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)
16:30
賦歸


沒有留言: